科幻大片《火星救援》正在熱映,馬特·戴蒙飾演的宇航員馬克因為一場巨大的風暴,被小伙伴們“拋棄”在火星上,獨自在這個荒涼的紅色星球生存了一年左右。是的,沒有崩潰,沒有自我放棄,沒有精神分裂,主人公頑強地種土豆、制造水和氧氣、計算供給、挖出探測器與地球取得通訊聯(lián)絡,順帶還在眾多攝像頭面前賣賣萌,最終成功獲救。是不是覺得馬特·戴蒙演得過于冷靜了?一個人在如此孤獨的情境下,忍耐極限是多久?多位心理學專家今天一起來說說“孤獨”的危害。
宇航員的“抗孤獨訓練”
心理學家認為,孤獨是一種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主觀體驗或心理感受。長期或嚴重的孤獨可引發(fā)某些情緒障礙,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對于《火星救援》中宇航員馬克的冷靜表現(xiàn),多位心理學家認為,雖然影片有過分演繹的可能,但宇航員的心理素質(zhì)確實非常人能比,這也跟他們接受的專業(yè)心理訓練有關。為了選拔出一名合格的宇航員,心理學家也是操碎了心。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神五”航天飛船成功升空。據(jù)媒體報道,為了航天計劃,中國曾派員前往俄羅斯加加林宇航中心接受培訓。其中一位學員吳杰描述的“抗孤獨訓練”是這樣的:一個人,關在一間10平方米左右的木屋里,要整整待三天。這期間不能睡覺,只能按24小時程序做規(guī)定工作。吳杰說,困得受不了的時候,他就扯著嗓子,一遍又一遍地唱《鍘美案》。訓練結束后,另一間屋里受訓的外國學員被直接抬進了醫(yī)務室,因為實在熬不下來,他以頭撞墻,受了重傷。
“神九”飛天時,著名心理學家,國家航天員選拔心理會談評價專家組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時勘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航天員,非智力因素,特別是團隊合作能力和抗逆力,即個人面對生活逆境、創(chuàng)傷、悲劇、威脅及其他生活重大壓力時的良好適應能力以及面對生活壓力和挫折時的心理恢復能力等深層次心理特征,更為關鍵。
小編推薦閱讀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wǎng)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wǎng)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