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人BP后的iG
步入15年,B神加入后的iG除了人氣,狀態(tài)上面好像還是沒有什么提升,隊伍內的BP手也開始了變動來調整隊伍狀態(tài),最終BP的重擔落到了Luo導身上,Luo的風格和小明就完全不同,有很多自己獨特的想法,在最近的一些比賽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不過讓人詬病的是陣容選出來,完全看不懂,很多都是些三三兩兩的小套路,在大的體系個風格上還非常欠缺。這也是iG戰(zhàn)隊現在非常薄弱的一點。在大賽上緊張的賽程如果沒有一個熟悉的套路,難免會有疏忽的時候,而那個時候的疏忽就是給對面最大的機會。希望iG在TI前這短暫的時間中早日找到屬于自己的套路
關于BP說兩句
Dota是個五個人的游戲,作為這個游戲最為關鍵的BP環(huán)節(jié),自然五個人都會參與,都會說出自己的意見供大家參考。特別是在隊伍中缺少一個核心的意見領袖的時候,BP手更多的只是起到一種調和和決斷的作用,當然還有就是背鍋。在隊內來說可能更多的是誰沒發(fā)揮好鍋誰背,但是對場外看熱鬧的觀眾來說,如果在BP階段被智商碾壓了那么負責BP的選手就是魚,就是不會玩。其實這對負責BP的選手來說是很不公平的,他們可能更多的只是在咨詢完隊友后點下鼠標。而且這種輿論的壓力在加上游戲的壓力對選手身心都是嚴重的負擔。
特別是像現在國內的一線強隊,老人居多,這種帶著一身榮譽的老人看上去很威風,但是其實在團隊中未必會比新人厲害,而且和新人相比最不如的一點就是老人由于有榮譽和尊嚴在讓他們背鍋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在輿論的眾目睽睽之下,誰都不愿意放下以前的榮譽站出來說是我沒打好。這種現狀贏了還好說,輸了互相肯定覺得對方應該背鍋,長此勢必導致隊內不協(xié)調互相不信任,而一個互相不信任的隊伍是沒法在這種團隊競技項目上取得優(yōu)秀成績。所以像8導老隊長這種敢站出來說話,背鍋就背鍋的領袖選手才這么受歡迎。這可以說是中國DOTA發(fā)展的一個阻礙吧,這種現狀不改變新選手上不來,老選手打不好只會一年差過一年。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