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唯一自恃的是,自己是Android首家智能手機廠商。但這并不構成其高端高價的理由。事實上,HTC對供應鏈的掌控能力也不足以支撐起其高端戰(zhàn)略。
Android最早給HTC發(fā)放了游泳圈,HTC和谷歌合作推出第一款Google手機G1的時間風口則是早在Google收購Android之前,憑借Android風靡的東風與供應鏈充裕的產業(yè)鏈資源卻最終也讓HTC荒廢了學習游泳技能的機會。因為我們看到,軟硬件創(chuàng)新能力、供應鏈與核心專利技術方面長期成為HTC的短板。即便截至目前,HTC的主要零部件嚴重依賴外部采購,M7就曾因為攝像頭模組供應問題,導致并未如期上市,而M9也同樣面臨著供應鏈上的難題。HTC長期以來,在整個手機產業(yè)鏈條中僅僅擔綱著設計的角色,除了能夠與其他品牌區(qū)分開來的獨特的Sense UI,HTC的代工廠模式痕跡太深,而HTC自始至終并沒有無可復制核心競爭力,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
所以,HTC曾經的輝煌緣于是首家搭上了Android的列車的智能手機廠商,幸運的站在了風口上。
在智能機行業(yè),HTC起了個大早,但長期以來的創(chuàng)新乏力與外觀設計廣被詬病,HTC卻并沒有傾聽用戶的心聲,也并沒有適時拉開與其他廠商的差距。
在Android系統(tǒng)層面的保護下以及Android系統(tǒng)給予的輝煌,導致HTC長期自視過高,最終走到了今天的局面,無論在營銷、設計、硬件產業(yè)鏈環(huán)節(jié)、軟硬件創(chuàng)新,HTC都鮮有突破。當其他新興手機廠商已經走的很遠,我們發(fā)現(xiàn)其實HTC的思維與打法一直還在原地。對于谷歌來說,Android開放式戰(zhàn)略也使得其品牌上升有賴于各廠商自身去推動,而HTC的浮躁也恰恰給其他多數(shù)廠商起到了一個外強中干的表率,這導致Android整體品牌下滑的同時,HTC也面臨著嚴重的品牌危機。
因為HTC長期在軟硬件創(chuàng)新缺乏突破的情況下,目前的品牌溢價已經非常低。HTC的錯誤之處在于一直沉醉在2010年左右的輝煌,但事實上,時過境遷,整個世界都發(fā)生了變化。HTC從此前的市值330億美金跌到現(xiàn)在的20多億美元,足以證明HTC的高端戰(zhàn)略完全錯誤。HTC多年來一直把三星和蘋果列為競爭對手,并未重視中低端安卓手機市場,將巨大的增量市場錯失,這是它最大的失誤。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