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用自己的12306賬戶添加賈康作為常用聯系人試圖進行購票,但同樣也收到了一條提示“賈康的身份信息涉嫌被他人冒用”。此外提示中還要求記者持自己和賈康的身份證前往火車站進行核驗。
對于這樣的要求,賈康表示不能理解:“我出去講課的邀請方是黑龍江的,他們幫我買票,難道讓黑龍江的人到北京來跟我一塊兒到北京火車站去核驗嗎?”
遇“冒用問題”解鎖難并非個案
最近兩天,賈康又試了一下網上購票,結果還是不行,感覺解決問題無望,賈康將自己的經歷發(fā)到了微博上。令人意外的是,賈康的遭遇并不是個例,有多名網友稱自己也遭遇了這一情況。廣東中山市的李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一家四口的身份信息均因為“涉嫌泄漏”不能網絡購票,跑了三次火車站都未能解決。
李女士稱,自己沒有12306賬戶,之前都是在去哪兒網上買票,這幾年一共買票不超過5次。11月初,一家成人四口準備買票去廣州和潮州,買票時收到了類似提示。
李女士第一次去火車站時,她看到自己家人名下都有注冊賬戶,但手機號和郵箱都不是自己的。工作人員將賬戶清除后,又驗證了他們身份,告知李女士應該可以買票了。但李女士回家之后發(fā)現無法網上購票的問題并未得到解決。于是,李女士第二次來到火車站,當場用自己的身份證和手機重新注冊了一個12306賬戶,并用身份證核驗,仍然未果。當李女士第三次從火車站回來之后,盡管工作人員告訴她系統(tǒng)已經顯示核驗成功,該做的都做了,但面對電腦上的提示信息,李女士已再沒有信心解決這一問題。
最終李女士一家在火車票代售點買了火車票,每人來回4張票,一張票收5元手續(xù)費,手續(xù)費總共花了80元錢。再算上到火車站的路費、停車費,李女士為了一次出行多花了100多元。
“冒用了我的個人信息是別人的過錯,可是我作為一個普通人,為什么要為別人的過錯而買單!崩钆空f,自己花錢花精力去處理別人犯錯帶來的影響,而且這并沒有解決問題,現在沒有人為此事負責。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