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復星國際確認馬云和馬化騰參與復星的配股計劃,擬按每股20港元的價格配售4.65億股,集資93億港元,凈額92.43億元。這并不是馬云和馬化騰的首次聯手合作,那么他們之前還聯合搞過哪些事情?筆者為你以時間順序整理一下,方便大家了解兩家企業(yè)的腦回。
創(chuàng)立眾安保險,“三馬”聯合賣保險
其實在“二馬”組合之前,是以“三馬”合作作為開始的,這“三馬”分別是阿里巴巴的馬云、騰訊的馬化騰以及中國平安的馬明哲。在2013年10月9日,互聯網保險的創(chuàng)新型保險公司——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安保險)正式成立,注冊資本為10億元人民幣。其中阿里巴巴持股19.9%,中國平安、騰訊、優(yōu)孚控股分別以15%并列為第二大股東。這次被業(yè)內戲稱為“三馬”聯合賣保險的合作正式拉開了之后“二馬”合作闖天下的篇章。
眾安保險之所以被稱為創(chuàng)新性保險公司是因為它是行業(yè)里第一家沒有線下團隊的保險公司,第一家將系統搭建在云上的保險公司。至今已依靠純互聯網的業(yè)務將保費做到8個億,產品包括碎屏險、眾樂寶、百付安、小米手機意外保障計劃、37℃高溫險、同程旅游氣象保障服務、招財寶變現借款保證保險等創(chuàng)新產品。
其實“三馬”合作成立眾安保險的原因顯而易見:取長補短。
在互聯網金融將會成為未來市場大趨勢這一前提下,三家企業(yè)若想在未來市場仍具競爭力就必須在互聯網金融行業(yè)贏得先機并最終贏得話語權。作為互聯網和傳統金融行業(yè)的巨頭,三家公司需要彼此合作,利用自身資源才能快速地開拓一片互聯網金融市場。
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技術在于掌握用戶的信用體系,而用戶的信用體系評估需要用戶行為的大數據支持。當年馬云表示,阿里要著力發(fā)展小微金融服務,是做信用體系而非單純做金融。
“中國不缺金融,缺小企業(yè)、年輕人的信用體系,信用體系好了就順利成章。目的不在于拿牌照,而是建立信用體系,信用等于財富!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