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業(yè)內(nèi)資訊 > 沒子宮沒卵巢是男是女?奧運的性別倫理困境
巴西奧運上,來自南非的女子短跑選手卡斯特·塞門亞再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說是再次,是因為,自從她在2009在世界青年錦標賽上嶄露頭角,她出色的比賽成績,肌肉發(fā)達的外表,讓她始終處于“是男還是女”的質疑之中。
敗于她手的俄羅斯選手憤憤不平地說:“瞧瞧她那樣子(就知道了)。”賽后,國際田聯(lián)令她做了藥檢和性別檢查。雖然報告結果并未正式公布,只由委員會私下和塞門亞進行了溝通,但悉尼每日電報聲稱獲取了知情方的內(nèi)部消息,稱她沒有子宮也沒有卵巢,睪酮水平還是“正!迸缘娜丁
從此,輿論開始稱她為“雌雄同體”(hermaphrodite)或者“間性人”(intersex),民間的羞辱性言論更多。國際田聯(lián)最終認為她體內(nèi)的睪酮水平過高,需要服藥降低到“正!迸缘乃,才能和其他選手同臺競技。國際田聯(lián)主席塞巴斯蒂安·科是這么說的:“我們需要盡最大可能創(chuàng)造一個公平的競技場。不過要聲明的是,她完全有權參賽,我們不應妖魔化選手,她是我們的女兒,也是我們的姐妹!
奧運會的性別檢測史
很多人或許會在直覺上支持田聯(lián)的做法:這對其他選手是不公平——她不過是體內(nèi)自帶興奮劑生成機制,和服用人工興奮劑的選手有什么本質區(qū)別?在嘗試解出這道似乎有關公平的“超綱”倫理題時,讓我們先大致回顧一下奧運會歷史上的性別檢測問題。
塞門亞的情況絕非偶然,據(jù)估計,在本屆田徑場上,有“間性人”可能的選手有五位到十位——換言之,田徑場上的“間性人”比例比普遍人群要高得多。波蘭女子短跑選手斯坦尼斯洛娃,1932年獲女子100米短跑金牌,可當她1980年被意外槍殺,解剖結果卻顯示,她同時擁有男女兩性性征和XX和XY染色體。
2006年多哈亞運,女子八百米銀牌得主珊蒂被檢測發(fā)現(xiàn)擁有超于“正!迸缘腨染色體數(shù)量,從而被取消了獎牌(可是在05年的亞洲田徑賽上,她卻通過了性別測試)。因為破碎的奧運之夢和巨大的社會壓力,她曾試圖自殺。
小編推薦閱讀
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wǎng)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wǎng)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