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文的主題是“兩個黑洞碰撞并合與霍金的面積不減定理”。
最近一段時間,媒體上關于民科與引力波的新聞實在太多。
實際上,我們應該聽聽霍金老師的意見,畢竟人家才是研究黑洞的專家。
在LIGO發(fā)現(xiàn)引力波后,其實霍金老師發(fā)表了一個簡單的聲明,這個聲明里最后講到:“LIGO發(fā)現(xiàn)引力波,證明了我在1970年代提出的黑洞面積不減定理是正確的!”
說的是什么鬼?
1970年代的中國是這樣的:
那時候霍金老師風華正茂,正研究黑洞問題。
曾經愛過,那時候的霍金并不是現(xiàn)在這種噴子的形象。
現(xiàn)在的霍金老師果然是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能宣傳自己理論的機會的!引力波出來了,他必須得說話。關鍵在于他說得對不對呀。
對于這事,不能說得太細,畢竟這事情太專業(yè)(大多數(shù)中國人沒有上過趙崢、梁燦彬等人的相對論課程,基礎不夠),但也不能不說,好漢不提當年勇,人生已多風雨,畢竟想當年,筆者(下圖左邊那個)與張宏寶(下圖右邊那個)還是與霍金對話過的年輕的中國相對論學者嘛。
如果我們都不講,可能中國就沒有人來科普這個事情(畢竟很多真正在研究前沿的老師都很忙呀),那么中國的科普現(xiàn)狀還會依然停留在“民科提出引力波”的狀態(tài),這可不行。因此,“蝌蚪五線譜”網站對引力波事件做了一系列深度科普報道,希望能“力挽狂瀾于既倒”。
面積不減定理,roughly speaking,是這樣的:就是一個黑洞或者多個黑洞,它們在一起,其事件視界的面積不會變小。
這話估計字都認識,但是不理解,沒關系。
我們可以換一個說法:如果你把黑洞想像成一個氣球,那么這個氣球一直在吹大,氣球的表面積不會減少。
為了簡單起見,你可以把氣球(黑洞表面)想像成一個完美的球面,那么球面的面積公式是這樣的: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