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與藍色起源公司的新謝潑德火箭不同,前者是百分百的太空商用火箭,后者專注于亞軌道的載人太空游
11月24日,由亞馬遜CEO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創(chuàng)立的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宣布,新謝潑德火箭(New Shepard)在發(fā)射后成功軟著陸回收。但是這枚火箭只剛剛飛過100千米高的卡門線(大氣層與太空的分界線),達到100.4千米的高度,而“獵鷹9號”一級火箭在下降前高度接近200千米,而且飛行速度比“新謝潑德”快得多。新謝潑德火箭是將游客帶入亞軌道(高度不超過100千米),體驗微重力飛行而設計的;而獵鷹9號火箭則用于將衛(wèi)星送入太空,它的飛行高度比“新謝潑德”要高的多。
馬斯克正在給全球航天工業(yè)帶來革命,目前全世界的火箭在每次發(fā)射后都因無法回收,要拋棄掉數百萬美元的精密火箭組件,包括導航控制系統(tǒng)、燃料儲箱和發(fā)動機等,而火箭燃料只占非常小的開支。如果一枚火箭可以重復使用,將大大降低發(fā)射成本。此前SpaceX每次發(fā)射費用約6000萬美元,其中燃料費用僅20萬美元。實現一級火箭回收技術后,發(fā)射價格有望降低一個數量級,每次僅600萬美元甚至更低。
此前,SpaceX進行了四次一級火箭回收的嘗試,但因箭體設計不合理、在海上回收情況復雜等原因沒有成功。隨后工程師們進行了完善,改進了“獵鷹9號”火箭,并將著陸面積較小、海況復雜的海上回收,改為著陸場寬大、著陸情況較簡單的陸上回收,終于獲得成功,并將11顆小型通信衛(wèi)星送入600千米高的軌道。
完美降落的獵鷹9號一級火箭,已經被脫離著陸場,將送回SpaceX公司測試其狀態(tài)
卡伯里稱,SpaceX與藍色起源下面要面對的巨大挑戰(zhàn)是不斷重復回收測試,這樣才能證明火箭是可以重復回收利用的,他認為航天私企與傳統(tǒng)航天企業(yè)的競爭已經開始,并會刺激出更多的創(chuàng)新,產生更多的公共利益。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