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記錄”入侵者檔案
其中的“間隔序列”來源于病毒或外源質粒的一小段DNA,是細菌對這些外來入侵者的“記錄”。(如圖A所示)。
▲圖1 CRISPR序列示意圖
病毒或外源質粒上,存在“原間隔序列”,“間隔序列”正是與它們互相對應!霸g隔序列”的選取并不是隨機的,這些原間隔序列的兩端向外延伸的幾個堿基往往都很保守,我們稱為PAM(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s-原間隔序列臨近基序)。
當病毒或外源質粒DNA首次入侵到細菌體內時,細菌會對外源DNA潛在的PAM序列進行掃描識別,將臨近PAM的序列作為候選的“原間隔序列”,將其整合到細菌基因組上CRISPR序列中的兩個“重復序列”之間。這就是“間隔序列”產生的過程。
2、打擊二次入侵者
當外源質;虿《驹俅稳肭炙拗骶鷷r,會誘導CRISPR序列的表達。同時,在CRISPR序列附近還有一組保守的蛋白編碼基因,稱為Cas基因。CRISPR序列的轉錄產物CRISPR RNA和Cas基因的表達產物等一起合作,通過對PAM序列的識別,以及“間隔序列”與外源DNA的堿基互補配對,來找到外源DNA上的靶序列,并對其切割,降解外源DNA。這也就實現(xiàn)了對病毒或外源質粒再次入侵的免疫應答。
正是基于細菌的這種后天免疫防御機制,CRISPR/Cas9技術應運而生,從而使科學家們利用RNA引導Cas9核酸酶實現(xiàn)對多種細胞基因組的特定位點進行修飾。
三、CRISPR/Cas9技術的實現(xiàn)需要什么?
在CRISPR/Cas9技術中,我們把即將被編輯的細胞基因組DNA看作病毒或外源DNA;蚓庉嫷膶崿F(xiàn)只需要兩個工具——向導RNA(guide RNA, gRNA)和Cas9蛋白。
其中,向導RNA的設計并不是隨機的,待編輯的區(qū)域附近需要存在相對保守的PAM序列(即三堿基序列NGG,其中N可以是任意堿基),而且向導RNA要與PAM上游的序列堿基互補配對。以基因敲除為例,如圖3所示,在待敲除基因的上下游各設計一條向導RNA(向導RNA1,向導RNA2),將其與含有Cas9蛋白編碼基因的質粒一同轉入細胞中,向導RNA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可以靶向PAM附近的目標序列,Cas9蛋白會使該基因上下游的DNA雙鏈斷裂。
小編推薦閱讀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wǎng)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wǎng)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