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海平面以下的部分都屬于深網
表層網絡
表層網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可見網絡,不過其實它只占到整個網絡的4%到20%,我們平時訪問的就是這類網絡。通過鏈接抓取技術我們就可以輕松訪問這些網頁。
谷歌、必應和百度等搜索引擎是我們訪問這些網站的主力,除此之外我們不需要其它額外的工具或特殊的算法。總而言之,你通過搜索引擎獲得的搜索結果都是已經存儲在它們數據庫中的超鏈接索引。
深網
深網與表面網是一對共生的兄弟,但它們的性格卻恰恰相反,不過它也是整個網絡平臺的一個有趣的存在。這部分網絡也有很多網頁,但你需要多走幾步才能發(fā)現它們的蹤跡。暗網是深網的一個分支,平時這兩個名詞是可以互換的,不過它們也有差別,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們會詳細探討,另外,它也是IoE不斷發(fā)展的衍生品之一。
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舉個簡單的例子,美國國稅局的網站就有深網的內容,如果你執(zhí)行普通的操作,搜索跟稅務相關的名詞,那么它顯示的結果就很普通。但如果你想看到些特別的內容,就需要用到關鍵字檢索了。這些內容就是所謂的深網內容,是普通搜索引擎無法檢索到的。
對于深網來說,那些可以訪問的部分是沒有秘密可言的。它只是我們平時所使用的表面網下薄薄的一層。
暗網
說完了深網,我們再來說說暗網。它是深網中更加邪惡的部分,不過令人吃驚的是,它的域名數量甚至是表面網的400到500倍。
暗網的內容被人為的隱藏了,它成了互聯網最神秘的部分。這層網絡有些是合法的,但有些卻被政府暗地里用來搞一些間諜活動,還有許多都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一般來說暗網都使用特定編碼關鍵詞技術,只有通過這一技術你才能摸著它的邊緣部分。另外,你無法通過子域名鏈接到這類網站,任何的搜索算法都對它們束手無策。比如“/image/camaro_black.gif” ,它就是暗網的一部分,這個博客一直在更新,但公眾無法看到它;或者它公開發(fā)表了一些博客,但你卻無法對其進行引用。它一直都存在,但如果你不知道它特殊的URL,就永遠找不到它。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