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軟件教程 > 教程 > 《三體》中的物理知識:引力波與多元宇宙

《三體》中的物理知識:引力波與多元宇宙

來源:北京日報 | 時間:2015-09-02 13:40:26 | 閱讀:87 |  標簽: 三體   | 分享到:

史瓦西雖然發(fā)現了黑洞解,但愛因斯坦并不相信一個質量可以被大幅壓縮以產生視界,所以黑洞對他來說并不存在。

直到史瓦西在理論上發(fā)現黑洞五十年后,黑洞研究才成為熱門,因為天體物理學家發(fā)現,黑洞會在宇宙中自然形成。

黑洞是真實存在的,可以說宇宙中到處都是黑洞,從質量只有幾個太陽質量的恒星級黑洞,到質量為太陽質量100至100000倍的中型黑洞,再到星系中心的黑洞,其質量高達10萬至100億個太陽質量。天文學家甚至猜測,所有星系的中心都是一個黑洞。

有一個簡單的公式,黑洞的視界半徑與質量成正比。根據這個公式,如果我們將太陽塞進半徑大約為3000米的球體中,黑洞就會形成。如果要讓地球成為黑洞,其直徑或許不到1厘米。

其實,不大可能存在質量比太陽還要小的黑洞,這是因為天體物理不允許小質量黑洞的形成。較小的恒星形成黑洞之前就會停止核反應,形成白矮星或中子星。當恒星的質量足夠大,以至于中子之間的排斥力不足以抵抗萬有引力時,黑洞才會形成,這樣的黑洞通常不會小于三個太陽質量。

引力波

羅輯一家遠遠地就看到了引力波天線,但車行駛了半小時才到它旁邊。這時他們才真正感受到它的巨大。天線是一個橫放的圓柱體,有一千五百米長,直徑五十多米,整體懸浮在距地面兩米左右的位置。它的表面也是光潔的鏡面,一半映著天空,一半映著華北平原!度w》

萬有引力是近代科學最早確定的自然界中的基本力。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比法拉第和麥克斯韋的電磁力理論早了一個半世紀到兩個世紀,在解釋天體運行、潮汐以及預言新行星方面,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到了愛因斯坦時代,人們才發(fā)現牛頓理論并不完美,在原理上可以說完全不正確,因為它假設兩個質量之間的超距作用,也就是說,假設相隔一定距離的兩個物體之間存在著直接、瞬時的相互作用,不需要任何媒質傳遞,也不需要任何傳遞時間。這顯然是不可思議的。

小編推薦閱讀

好特網發(fā)布此文僅為傳遞信息,不代表好特網認同期限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視頻攻略

更多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手機版本!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微信公眾號!

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