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市場各大指數(shù)再度出現(xiàn)恐慌性暴跌。短期來看,市場對經濟基本面、人民幣貶值、外圍市場動蕩、美聯(lián)儲加息仍存疑慮,悲觀情緒蔓延,需要等待市場信心恢復以及估值體系重建。單從資金面來看,熱錢大幅外流、監(jiān)管層持續(xù)降杠桿、券商救市彈藥有限、公募基金大幅減倉,這些都成為近日A股暴跌的重要原因。那么,市場流動性短期內能否改善?這或許是決定后市能否反彈或反彈能有多高的重要基礎。
熱錢外流
人民幣“閃貶”熱錢外流打擊市場信心
本周一,A股創(chuàng)8年來最大單日跌幅,6月的股災重現(xiàn)。
下跌的表象是相似的,但兩個月以來,A股的宏觀環(huán)境、資金面等各方面都出現(xiàn)了顯著變化。面對復雜的局面,再加上投資者經歷了股災后心有余悸,即使千股跌停,恐怕也沒有多少人敢于抄底。記者注意到,周一大盤創(chuàng)下3191點新低的同時,成交量也出現(xiàn)萎縮。滬市全天僅成交3588億元,較上周五減少近1000億元,那么錢都去哪了?
7月末外匯占款大降
6月的A股市場,遭遇的是去杠桿資金帶來的流動性突然枯竭。而現(xiàn)在的A股面臨的因素更加錯綜復雜,人民幣貶值、“國家隊”入場、降準預期等諸多復雜因素都攪動著市場的神經。其中人民幣貶值被認為是影響市場資金面的最主要因素。
8月11日,央行決定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后,11日、12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分別比上一日出現(xiàn)了接近2%和接近1.6%的貶值。人民幣連續(xù)兩天貶值千點,貶值幅度創(chuàng)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最大。隨后,人民幣匯率出現(xiàn)溫和上漲,根據(jù)央行官網數(shù)據(jù),8月21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兌人民幣6.3864元;與8月10日的1美元兌人民幣6.1162元相比,貶值4.4%。
而在此之前,人民幣已經出現(xiàn)短期內資本項目快速流出的情況。5月前后,受A股大漲和美元暫穩(wěn)影響,結售匯和外匯占款的情況都出現(xiàn)了小幅改善。但7月末,央行口徑外匯占款下降3080億元,創(chuàng)歷史最大單月紀錄,至26.4萬億元;金融機構口徑外匯占款下降2491億元至28.9萬億元。截至7月末,央行口徑的外匯占款增量已連續(xù)6個月負增長。7月份市場減少了7640億元的流動性。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