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的發(fā)展已經進入一個穩(wěn)定階段,人們每年都會看到大量產品上市,但基本上獲得的僅有更清晰的屏幕、更快的處理器、更高分辨率的攝像頭,缺乏一些令人興奮的新類型技術。我們已經看到了曲面屏幕的進入發(fā)展初期,那么還有什么值得期待的設計和功能呢?
一.模塊化設計
谷歌的模塊化手機Project Ara無疑是近年來最為創(chuàng)新的概念,而這種設計理念也開始成為趨勢,包括Fairphone等產品均以模塊化為賣點。當然,由于技術、產業(yè)鏈及利潤等多重因素營銷,“模塊化iPhone”并不會很快出現(xiàn),但能夠自由升級手機的屏幕、處理器、相機等主要部件,無疑是非常吸引人的體驗。
二.更好的電池
關于電池技術的發(fā)展可謂是老生常談,令人失望的續(xù)航力已經成為影響智能手機體驗最嚴重的問題。目前,科學家、科技廠商正在以不同方向進行新電池技術的研發(fā),其中部分概念已經接近商用階段,所以明年我們或許會看到實際的產品。
三.全息投影
三星早年推出的某款手機證明了內置投影儀可能并不是一個好主意,但隨著增強現(xiàn)實、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發(fā)展,我們期待手機能夠集成類似全息投影的功能,帶來更酷的多媒體及游戲體驗。
四.先進語音控制
不論是蘋果Siri還是谷歌Google Now,它們都是一種相對入門級的AI,雖然能夠提供一些語音控制幫助,但不夠智能。不過,在新版本的系統(tǒng)中,我們已經看到了廠商們的努力,讓語音助手變得更主動、更人性化,希望它們能夠在iOS10或是未來Android版本中變得更聰明。
五.新的生物技術
指紋解鎖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而廠商們也并不滿足,希望提供更安全的生物驗證形式,比如富士通的虹膜掃描手機。事實上,人類的虹膜、心跳等器官或生物數據,相比指紋更加難以偽造,采用類似技術的設備也逐漸增多,或許在2016年會形成一種新的設備驗證趨勢。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