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白矮星距離地球3000光年,它是一顆白矮星脫落外層物質的實例,內部泡沫中藍色發(fā)光物質代表著熾熱氣體中的X射線釋放物,溫度達到200萬攝氏度。
據國外媒體報道,當一顆中小型恒星死亡時,它并不會發(fā)生猛烈爆炸,而是平和地逐漸膨脹,將外層物質釋放至周圍空間,形成美麗的云層結構。
科學家在距離地球3000光年的地方發(fā)現一顆白矮星,這顆白矮星就是70億年之后太陽的宿命。圖中內部泡沫中的藍色發(fā)光物質代表著熾熱氣體的X射線噴射物,可加熱達到200萬攝氏度,其熱量產生于快速恒星風的沖擊波,恒星波相對周圍氣體達到每秒2400公里?梢姽庀戮G色發(fā)光物質是穿過氧氣噴射物的溫度較低氣體濃聚物。
圖片顯示內部殼狀結構邊緣與外殼彌漫氣體形成鮮明對比,這張圖片是雙火焰結構,圖中內部泡沫的右上角和左下角的紅色部分是冷卻氣體,猶如兩團熾熱的火焰,這些冷卻氣體也可通過可見光氦氣噴射物中觀看到。
該白矮星位于長蛇星座南部,預計70億年之后這一情景也會出現在太陽,當其內核耗盡所有氫燃料。天文學家稱,70億年之后太陽將膨脹成為一顆紅巨星,逐漸脫落外層物質,之后崩潰成為一顆白矮星,緩慢地降溫,最終接近宇宙背景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