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男子為了取得北青報記者的信任,稱可以與記者交換身份證,并把錢包押在記者手中。拒絕該男子后,北青報記者進入售票大廳右側,在其中一個自助取票機前排起隊,前面有七八名旅客。記者站定后,一名微胖的青年男子便上前詢問:“到哪里的、幾點的車啊,要不要幫你取票?”北青報記者詢問對方收多少錢,男子將記者拉到隊伍外的墻角處,說“只收100元”,記者表示價格太高,隨后男子降價至50元。
“真的不用排隊就能取到票嗎,你們前面有人嗎?”青年男子并未答復記者問題,但將記者帶回隊伍后,該男子開始走到不同隊伍的前排,以“我家里人坐的這趟車馬上要發(fā)車”為由,挨個詢問前排的旅客能否“幫幫忙插個隊”、“加個塞”。
一兩分鐘后,男子在其中一支隊伍最前面的第二名旅客前,給記者找到了一個加塞的位置。北青報記者質疑男子“靠求助旅客要求‘加塞’就收取數十元費用”不合理,男子回復說:“你要行,你試試?”
現象
高峰期取票 南北冷熱不均
今年5月,本報曾報道北京西站全站89臺自助機全負荷運轉,僅5月1日當天上午的自助取票量就達到了8.5萬張一事。
北青報記者在北售票廳內觀察發(fā)現,整個一層大廳內有18臺自助取票機,取票人數高峰期約有15人在一臺取票機前排隊,記者觀察發(fā)現,高峰期一名旅客從排隊至成功辦理自助取票業(yè)務,大約需要20到30分鐘。
此外,大廳內設置了20多個“發(fā)售全國各地車票”的人工服務窗口,工作時間從7點至19點,但人工服務窗口處排滿購票旅客,北青報記者在一列六人隊伍的窗口前嘗試排隊取票,用時近20分鐘。
隨后,北青報記者前往北京西站南廣場售票廳進行探訪。在南廣場“南1”和“南2”售票廳外,有黃牛搭訕記者詢問“需不需要代買票”,北青報記者表示自己只是要取票,黃牛則稱大廳內自助機器可取到票。
進入大廳南廣場的售票廳內,北青報記者觀察發(fā)現,兩廳內各有13臺自助取票機,除三四臺機器顯示“設備維護中”、“暫停使用”外,其余20多臺自助取票機都可正常使用。半小時內,北青報記者發(fā)現每臺機器前僅有幾人甚至無人排隊,旅客基本上可以在兩三分鐘內完成自助取票業(yè)務,與北廣場售票廳形成鮮明的“冷熱”對比。
小編推薦閱讀能把電腦游戲軟件刻錄到光盤里嗎?電腦游戲軟件太大又該怎么辦?
閱讀近來目前市面上很火的微生物凈化技術在空氣凈化方面有哪些優(yōu)勢?
閱讀對于2M的電視墻,ViddaNEWX75電視屏幕是否足夠滿足需求?
閱讀為什么騰訊視頻打不開?windows沒法訪問指定設備,路徑或文件.您可能沒有合適的權限
閱讀對于買電視看調校嗎?聽說東?芝?Z75?0不錯?畫面呈現的自然嗎?
閱讀使用過ViddaC1Pro投影儀的朋友能分享一下使用感受嗎?它的畫質和性能如何?
閱讀戴爾筆記本,右下角搜索框老是閃爍,按下windows就好了,但過會又這樣?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