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機:“讀圖速度就是快,秒開無等待。”
屏幕
屏幕方面我們不討論手機采用的是LCD還是LED,畢竟各有特點,這里要說的是貼合技術。目前幾乎所有手機都采用全貼合技術,但是大部分性價比機型用的是“GFF全貼合”,工藝難度低、良品率高、成本低,但會使玻璃面板較厚,做不到旗艦機那么纖薄的機身,而像iPhone等機型則采用了in-cell貼合技術,屏幕非常纖薄,AMOLED陣營的on-cell技術也同樣十分纖薄。另外,顯示層上面的結構少了,自然看起來就通透了。(可參考此文:為什么千元機愛用GFF 全貼合有哪些種類)旗艦機:“如此纖薄機身,是不是5.2英寸屏單手也能掌控感了?”
機身結構
塑料的咱就不說了,金屬機身這種讓人愛不釋手的設計如今已經來到千元機上,但是為什么千元金屬機身與旗艦看起來還是差了一個檔次?其實金屬機身分為三種,納米注塑、開窗、三段式,性價比機型通常采用最后的三段式機身設計,手機背面頂端和底部采用塑料材質,材質上的不同再加上金屬上色較難,導致了兩端與中間的金屬無論在觀感上還是手感上都有較大差異,但這樣做良品率高、工藝難度低、成本也就自然能省下一筆。(可參考此文:同是金屬機身 千元機與旗艦機有何差別)旗艦機:“別黑我背面有"白帶",其實我金屬占比最高!
光學防抖
現在百元機都有著1300萬攝像頭了,聽著很牛X是不是,但是光學防抖這個大殺器你卻很難在千元機、中端機上面見到,甚至不少國產旗艦都沒有配備光學防抖,更別提什么激光輔助對焦了。防抖在夜晚拍攝尤為重要,為了保證曝光準確,相機會通過延長快門時間的方式來增加進光量,而快門時間延長拍攝時的手抖必然會導致畫面模糊,此時鏡頭防抖功能就是個很好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