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30日消息,據科技博客9to5mac報道,在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CEO塞爾吉奧·馬爾奇奧尼(Sergio Marchionne)看來,汽車行業(yè)是一個資本密集型行業(yè),所以他對與谷歌或蘋果的合作持開放態(tài)度。
馬爾奇奧尼接受了《汽車雜志》兩個小時的采訪,他談到了近期關于菲亞特與谷歌在自動駕駛汽車上展開合作的傳聞。對于蘋果、谷歌、特斯拉、Uber等公司對于汽車行業(yè)的顛覆,馬爾奇奧尼給出了他對于汽車制造商如何重新定位的見解。
菲亞特與谷歌在“高級技術合作”上的談判據稱已進入后期。與此同時,蘋果據稱也在與汽車配件巨頭Magna磋商,生產代號為“Project Titan”的汽車。
“谷歌的‘零花錢’就能買下任何一家汽車制造商。蘋果一個季度的凈利潤達到240億美元。這太荒謬,我們還在抵抗什么?有什么好抵抗的?”他表示。
馬爾奇奧尼指出,谷歌、蘋果等公司規(guī)模太龐大以至于他們無法忽視。在蘋果、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愿意斥巨資進軍汽車行業(yè)的情況下,菲亞特等老牌汽車制造商怎樣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呢?
“我的方法是完全對技術開放。我認為汽車行業(yè)的下一個發(fā)展范式是,與顛覆者在技術上展開合作,包括谷歌、蘋果甚至是Uber,這都是為了獲取車主在汽車中的完整信息。關鍵是找到一種我們與顛覆者共存的途徑,拿出我們的技術,速度很關鍵。我們必須盡快建立聯系,必須與大型公司、后來者、劣勢者以及所有公司展開談判,目標就是實現高度工作分享。我們生產汽車,他們開發(fā)適用于汽車的技術。理想情況下,我可以獲得這項技術,將它用于我旗下的其它品牌,”他表示。
馬爾奇奧尼還在采訪中討論了菲亞特旗下吉普、跑車制造商阿爾法·羅密歐(Alfa Romeo)、道奇、蘋果、谷歌等多品牌同時合作的幾種可能性,以及Uber等打車應用在合作中所扮演的角色。
小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