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業(yè)內資訊 > 人民日報評高鐵盒飯:是不是太過矯情?

人民日報評高鐵盒飯:是不是太過矯情?

來源:人民日報 | 時間:2016-01-15 10:24:38 | 閱讀:168 |  標簽: 高鐵   | 分享到:

最近高鐵盒飯被網絡炒得挺熱。有人為旅客喊冤:質疑鐵路以壟斷地位兜售高價盒飯;也有人為高鐵鳴不平:高鐵并沒有禁止旅客自帶餐食,盒飯買賣并非強制,何必大驚小怪?

人民日報評高鐵盒飯:是不是太過矯情?

其實不只是高鐵盒飯,機場餐廳、火車站專賣店、高速公路服務區(qū)等交通樞紐的商業(yè)服務,都受到過類似質疑。去年,影星劉曉慶、導演馮小剛都吐槽過機場面條,引發(fā)公眾熱議。

特許經營是鐵路、航空、公路樞紐等特殊區(qū)域的通行做法。這些服務明碼標價,消費過程本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旅客自愿消費后又抱怨連連,是不是太矯情了呢?

服務業(yè)的詞典里不該有“矯情的消費者”這個概念。消費者的抱怨、不滿,不僅說明服務尚有改進的地方,也意味著產業(yè)還有成長空間。近些年,隨著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大規(guī)模完工,運輸能力顯著提高,客流一直保持高位增長。如何把“人氣”變?yōu)椤柏敋狻,不僅賺機票錢、車票錢等辛苦錢,還要做大“過路經濟”,刺激旅客在途消費,已經成為交通運輸業(yè)向現(xiàn)代服務業(yè)轉型升級的重要課題。

“過路經濟”不好做,但做好了是筆大生意。去年春運就有28億人次的客流,一人在途花10元,就是280億的大單!不過,做大“過路經濟”不能靠“雁過拔毛”式的一錘子買賣,還得讓旅客甘愿自掏腰包,細水長流?墒堑侥膬簩ふ疑虣C?旅客的抱怨可能就是突破點。記得有一年春運,一名小伙子看到網友抱怨后在火車上做起了無線WiFi的生意,半小時就賺了500元。可見,消費過程中的痛點,往往就是未來的商業(yè)增長點、利潤新亮點,關鍵在于企業(yè)是否樂意傾聽旅客的抱怨,善于發(fā)現(xiàn)抱怨中的商業(yè)玄機。

從“走得了”到“走得快”,再到“走得舒服”“邊走邊玩邊吃”,旅客出行的消費需求更加多元,運輸業(yè)也得搞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能只盯著規(guī)模、數(shù)量做文章。

旅客抱怨你,說明還在乎你,在乎就意味著還有消費的欲望。你要讓旅客愛上你,就得拿出點誠意改進。下次人家再來,發(fā)現(xiàn)你脾氣更好了,花樣更多了,還能不大大方方地掏銀子?換言之,愛抱怨的旅客都是消費“潛力股”,別委屈,別嫌煩,偷著樂吧。

小編推薦閱讀

好特網發(fā)布此文僅為傳遞信息,不代表好特網認同期限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視頻攻略

更多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手機版本!

掃二維碼進入好特網微信公眾號!

本站所有軟件,都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你的版權,請發(fā)郵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備2022002427號-10 湘公網安備:43070202000427號©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