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產手機過去的“價格大戰(zhàn)”,讓很多用戶對它們的心理價位停留在2000元左右。
企鵝智酷 | 研究出品
“你愿意為國產手機最多掏多少錢?”
這可能是很多網民在選購國產中高端手機時,不得不面對的心理挑戰(zhàn)。隨著國產手機的產品日益成熟完善,推出高端手機也成為趨勢和必然。那么,廠商對產品的信心,是否傳遞并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抉擇?
華為在去年9月發(fā)布的Mate 7成為國產手機立足3000元檔位的“拓荒者”。據華為公布的最新數據,截止今年3月,Mate 7的全球銷量已經突破400萬臺。今年開始,小米、樂視、中興紛紛推出價格位于3000元的新機,重新進入智能手機市場的360 CEO周鴻祎(微博)也在不久前宣布,未來手機的價格約為2500-3000元。
企鵝智酷也注意到國內手機廠商在3000元價位的布局。在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中,我們試圖從用戶層面來解讀國產手機廠商聚焦3000元價位的市場因素。此項調查面向騰訊網用戶展開,共收集到5萬多名讀者的反饋。一起來聽聽他們的聲音。
傳統(tǒng)渠道依舊吃香 3000元價格檔有市場
智能手機已經取代功能手機,成為市場絕對主流。調查中,僅有7.1%的用戶使用功能機,其余皆為智能手機用戶。其中國產手機擁有更多用戶,比例達到57.3%。
盡管遭受電商沖擊,營業(yè)廳、電子賣場等傳統(tǒng)渠道仍然是用戶購買手機的主要渠道。調查中,手機營業(yè)廳、電子賣場、線下直營店分列用戶購機渠道前三位,它們的比例接近60%。
受手機廠商多樣化產品線的影響,用戶在不同價位上的分布較為平均。其中3500元以上價位的用戶比例最高,500元以下價位的用戶比例最低。低價設備為了控制成本對產品妥協(xié)太多,導致體驗糟糕而遭到用戶的集體拋棄。由此可見,一味地向價格讓步并不能帶來用戶。
3001-3500元價格區(qū)間的用戶比例為8.1%,僅高于500元以下。數據表明,3001-3500元的價格檔存在明顯的市場空白——跨國品牌手機大多面向3500元以上的市場,國產手機則在2000元左右的市場內廝殺。3001-3500元的價格檔未來將成為發(fā)展重點。
用戶愿意花錢提升體驗 改善續(xù)航最迫切
用戶不喜歡體驗糟糕的廉價手機,相比之下,他們更愿意花費一定費用,享受配置更高的設備。調查中,愿意為高配置手機支付費用的用戶達到32.3%,是不愿付費用戶的2.6倍。
用戶對提升電池續(xù)航的付費意愿最高。多核心芯片和高速移動網絡能夠帶來直觀的使用感受,因此它們的用戶付費意愿同樣不低。
沖擊3000元價格檔?國產手機有點難
沖擊3000元市場,國產手機需要拿出更多資源才能吸引到用戶。在調查中,四成多用戶表示不會購買3000元價位的國產手機,他們的比例是愿意購買者的4倍。
過去幾年,國產手機廠商在2000元市場的瘋狂沖擊讓用戶形成深刻的價格印象。調查數據同樣表明,用戶對國產手機的心理價位主要位于1000-2500元之間。未來在3000元市場中,國產手機廠商需要投入更多宣傳資源,才能消除用戶在過去形成的既有印象。
互聯(lián)網手機廠商在銷售3000元價位產品時,挑戰(zhàn)更大。因為對于中高端產品,用戶更親睞傳統(tǒng)廠商。調查中,67.1%的用戶表示會選擇傳統(tǒng)IT廠商生產的設備,互聯(lián)網公司的比例僅為前者一半。
結語:國內手機市場還將繼續(xù)“流血”淘汰
IDC在5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受首次購買用戶減少的影響,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出現(xiàn)6年來的首次同比下降。市研機構Counterpoint研究總監(jiān)Tom Kang表示,中國智能手機的滲透率已經超過90%,用戶基本實現(xiàn)初次購買,現(xiàn)在市場正進入升級更換期。
國內手機廠商想要繼續(xù)發(fā)展,必須滿足用戶升級設備的需求。3000元左右的中高端產品可以對原有2000元價位的產品形成有效補充,是平衡生產成本和市場需求的最好選擇。此次調查中,受訪者同樣表現(xiàn)出強烈的設備升級訴求——愿意為更高配置手機付費的用戶,其比例是不愿付費用戶的兩倍多。
手機市場依舊充滿機會,然而國產廠商需要面對新的挑戰(zhàn)——用戶對它們產品的印象仍然停留在過去形成的2000元價位上。此次調查中,不愿購買3000元價位國產手機的用戶,其比例是愿意購買用戶的四倍。
新的市場趨勢中,國產手機廠商需要投入更多資源才能打動用戶。除了產品端的強化,傳統(tǒng)銷售渠道同樣值得重視。調查中,近六成用戶購買手機的渠道依舊來自手機營業(yè)廳、線下直營店等傳統(tǒng)渠道。
在經歷早期的低價模式之后,市場正在推動國產手機廠商向中高端發(fā)展。行業(yè)競爭也將加快產業(yè)資源匯聚,用戶會逐漸向品牌廠商靠攏。原本占據高端手機市場的蘋果和三星,在面對不斷逼近的國產手機廠商時,必將通過品牌和渠道優(yōu)勢來強化市場控制——未來手機市場殘酷的淘汰賽還會繼續(xù)上演。